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關於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的一些想法

最近幾年,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成為非常熱門的名詞,所有半導體產業都把物聯網視為下一個擁有爆發力成長的領域。
因為全球手機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半導體產業產值的成長也趨於平緩,物聯網更加成為開發新市場的追逐目標。
我雖然也在關心這方面的新聞,但直到今天才想到一些比較深入的想法。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縮寫IoT)是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互通的網路。」

參考資料: Wikipedia

從這段話可能無法看出什麼,我的簡單解讀是這樣:
物聯網是虛擬空間 (cyberspace) 向現實空間延伸,電腦與數位世界感知現實空間的資訊、並有能力藉由各類家電、機器、應用平台,干涉與改變現實世界。

這個想法其實與物聯網的定義有段不小的距離,物聯網強調「廣泛的物品與物品之間的網路連結」,但我認為物聯網真正改變人類世界的關鍵點在於虛擬空間改變現實空間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生物學上的類比。

以人類的例子來說,人類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就是以感官收集現實世界的資訊,藉由神經系統整合、處理、運算之後,得到現實世界在腦中的模擬虛像。人腦是個現實世界模擬器,它可以模擬現實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藉以作出簡化的模型與預測,求得個體的生存策略與行動。
人腦是為了行動而存在的器官,一切的意義在於如何使用感官收集的資訊,處理之後,運用人體的器官與行動,干涉與介入現實世界的現象,以求得個體最好的生存機會。

從這個角度來看,物聯網與生物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直覺上比較能理解機器人的概念,因為它是模仿人類的概念的產物,也能理解機器人一樣是藉由各種感測器收集資料、經過電腦處理運算之後,藉由機械器具做出動作干涉現實世界。

但我認為物聯網本質上也是一樣,它終究也具備一模一樣的能力。
也就是說,只要物聯網處理與運算的這部分,結合人工智慧的能力,它終將成為智慧生物的存在。

如果我們能接受機器人只要具備足夠的能力,可以成為一種智慧生物的形式,物聯網又有什麼不同?它只是長得不像人類而已。

我這樣的想法也不是什麼新東西,這些概念早就有很多人思考與討論過。
但我一直沒有把物聯網連結到這樣的概念上面。

既然物聯網已經是即將接續網際網路的時代,結合最近大幅進步的人工智慧,也許我們在十年內就能看到類似天網 (Skynet) 的存在誕生。

人類已經準備好,與另一種不同型態的智慧生物和平共存了嗎?

天網的故事是一個悲劇,人類有能力預防相同的悲劇發生嗎?

我們真的需要好好地、嚴肅地看待這個即將到來問題,目前也已經有許多人展開這方面的研究。我希望人類終將能謙卑地與另一種智慧生物共榮共存,而不是被恐懼與憎恨支配,製造出各種科幻小說所預示的毀滅性的未來。